首页  影音在线

5月16日 常州新闻 | 苏锡常观察:做足运河文章 夜经济更有韵味(我校刘松博士接受常州电视台采访,畅谈运河夜经济发展路径。)


发展夜经济,要有新思维。当前,苏锡常深入推进一体化,力求在城市品质和城市能级上有新发展。三地如何撬动夜间经济的新动向,立足现有资源寻求新突破。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关注,沿着穿城而过的大运河,三地如何在运河畔发掘夜间经济的新动能。

五一假期,随着气温转暖和夜间消费政策的力度加大,无锡市的夜经济开始显山露水。在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夜色下,生机勃勃。这场“运河夜巷市集”分布在南长街大公桥至清名桥段,整个夜市共57个摊位,通过线下邀请、线上招募等方式招募青春“摊主”。

无锡市运河夜巷市集摊主陶绚说:“因为我从小喜爱绘画,然后跟随一位泥塑大师曾经学过泥塑彩绘,毕业以后我仍是对非遗文化、民俗传统有特别的热爱,再加上我又喜欢猫猫,我就用我的风格再加上猫猫,设计了这样一个产品形象。”

无锡市运河夜巷市集摊主张旻晏说:“这是我们古运河公司专门请设计师设计的手绘丝巾,从前期采风设计到后期的绘画制作大概用时3个月的时间,然后将我们整个南长街的一个文化底蕴融合在这条丝巾上面。 ”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活跃度的体现,随着生产生活重新步入正轨,居民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丰富的主题活动,为市民带来更多、更丰富的“夜游”新体验,让市民和游客在吃喝游逛、感受闹市“烟火气”之余,尽情享受温馨“慢”生活的轻松与惬意。

游客说:“这边我是第一次过来,我就是挺喜欢这个手工的,我觉得这个工艺特别好,做得也很可爱,因为最近比较热,我们特地晚上过来的。”

夜经济的活跃引导了更多的市民走入夜色,共享本地美好生活、点亮繁华夜景。无锡推出的夜间经济品牌,促进疫后消费回补升级,也是提升城市整体活力的亮点所在。在古运河游船上,现在市民与游客除了可以游览水上风光外,还可以品船菜、畅想人生。

无锡古运河游船船娘程芸说:“以前是一个煤炉子,锅里面煮着现场丝网里捞上来的水,捞上什么就现煮什么,在船上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习惯都在改变,所以船菜发展也在改变,我们现在船还是船,但是食物改在岸边上的饭店里做,这样一来我们周边整个街区里所有的老字号的食品都可以带到我们船上来享用,这样既符合卫生标准,也保护了我们京杭大运河的世界遗产这个资源。”

大运河,串联起了苏锡常,孕育了三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通过运河往来于三地,在运河沿岸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是三地宝贵的文旅资源。华灯初上,古运河畔的景色更加迷人。

5月1日,苏州市相城夜间经济品牌发布暨“商业文化艺术节”正式启动。“点亮大运河”仪式奏响了相城“夜曲”。主会场望亭镇和分会场元和街道通过5G连线,让御窑金砖敲打之声、第二工人文化宫运动夜景、书香公园人潮穿梭的景象交相辉映,全方位生动展现充满活力的“夜相城”。

活动上,陆慕老街、元和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带规划发布;望亭大运河文化馆、北太湖精品酒店、稻香小镇民宿集群等三个商业文化项目启动。活动现场还设置“食味相城”特色美食街区、相城“蟹蟹有礼”网红打卡护照墙等诸多活动。

赶“大运河非遗文化集市”,观最温情的“望亭驿小剧场演出”,逛最年轻的“体育夜市”,品最地道的相城美食风味。夜幕之下,灯火通明,相城独有的夜间盛宴热闹开席。为推动夜经济发展,相城区还推出了望亭“稻香小夜曲”、相城高新区“书香活力夜”等子品牌,为区域内文化、体育、旅游、餐饮等行业注入新动力。

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深化了夜经济的内涵。在提出了“姑苏八点半”的夜经济口号后,苏州各地也围绕着夜晚做足大文章。姑苏区共推出9条精品夜游路线,聚焦商圈、园林、水上游、街区和博物馆五大核心夜游产品,融合古建城墙、名人故居、非遗文创等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苏州高新区规划“绿色活力路线”“运河风光路线”“繁华时尚路线”等多条夜跑线路。这些规划设计,都与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深刻的关联。

而常州的夜晚,穿城而过的运河,将夜晚的活力带到了钟楼区永红街道陈渡桥附近。这里,各类美食店铺围绕运河、码头临水而建,繁华的闹市“点亮”了夜空。刚过6点半,这家火锅店已经有三十多桌客人在排队等号。

据介绍,每天下午5点后,用餐的客人就要排队了,日均客流已从原来的300多人上升至500多人。为做好安全防范,在排队高峰期,商家会把客人引到店外排队。

“陈渡码头”这个夜食品牌已小有名气,人气颇旺,运营方正计划引进清吧等休闲娱乐品牌,丰富业态,同时利用运河、船、码头等元素,做足夜游运河文化新文章。

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陈渡码头”运营人张鑫说:“我们预算200万左右,投资夜间景色,包括灯光效果,还有网红打卡地。”

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五星街道的“最忆三堡街”品牌也已初具雏形。街道将以“工业遗存”的特色,将运河五号、酱品厂、梳篦厂等老建筑串珠成链,集体“点亮”。

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办事处主任谢志诚说:“通过对沿线包括工业遗存里业态的引导、打造,形成网红打卡点,同时结合三堡街沿线的古宅旧房,一些老的有特色的建筑,对它的肌理,建筑风貌进行修缮提升,并配以夜间虚拟现实设计,让老街焕发新颜。”

围绕着运河文化,借助古运河夜游的“线”,连接夜间经营的“点”,将名人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与夜游、夜娱、夜食整合起来,苏锡常三地的夜生活释放出了新的活力。

如何进一步做深夜经济的品牌内涵,招引更高层次的夜经济项目,在刚刚结束的常州两会上,这一话题也成为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

常州市政协委员马正华说:“夜间旅游和夜间经济要发展,牵涉到各行各业,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来支撑,包括高科技、交通、环卫、安全,都需要大家统一协调。市民、游客在参加夜间活动的时候,一要感到交通方便、停车方便、出行方便,第二个,所需要的设施能够满足需求,比如吃住行方面,感到舒适方便,还有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以后,还要留有余味,能够想到再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常州市人大代表孙晓东说:“行业里面有这么一个统计,旅游每贡献一块钱,在旅游的背后,就能拉动七块钱的收入。旅游业能够带动餐饮、住宿、民宿、交通等等三十多个产业。”

此外,针对夜经济业态的特点,各地也在创新探索管理模式。

苏州将优化微型餐饮企业准入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放宽夜间促销活动审批,推进娱乐场所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对精品民宿进行包容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夜间服务保障,设立“夜间市(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统筹管理夜间消费秩序,制定夜间消费风险防控应急预案,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

无锡打造特色IP和夜游亮点,拈花湾、运河畔民宿群等景区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性格。

常州依托古运河沿岸等名景点,补齐夜间经济短板,力图让城市消费更加年轻化、时尚化。

常州工学院“五大明星城”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副教授刘松说:“发展夜间经济,从多个城市来看,基本呈现这样一个路径,首先延长餐饮、购物等场所的营业时间,二是夜间经济的业态更加多样化,第三个阶段就是开展夜间旅游,打造夜间旅游的聚集区。就常州而言,我认为要全面发力,着力打造“龙城夜未央”夜间经济的品牌,丰富夜间经济的业态,第二就是要助力常州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坚持全域休闲的理念,以大众的广泛参与为指向。冷静对待夜间经济的发展目标,通过夜间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城市更加有趣味、有温度、有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进入城市,扩大夜间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


CBS新闻中心:颜乃禾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