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音在线

5月29日 常州新闻 | 【创新深一度】“五大明星城”建设新实践第五篇章:健康服务升级“全周期” 共享和谐幸福明星城(我校李春平博士接受常州电视台采访)

健康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石。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常州,正着力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全力助推和谐幸福明星城建设。

年88岁的庄欣生,一直住在市中心这家养老机构。最近老人觉得身体不太舒服,楼下的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立即为他进行了身体检查,并针对缺乏电解质的问题,开展对症治疗。

楼下门诊,楼上病房,这家养老机构中的一百多位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医养融合”的优质医疗服务。

作为常州市首批医养融合试点单位,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入住老人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救治服务,将失能、半失能、自理老人分类管理,并对护工们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延伸医养融合的内涵。

钟楼区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袁才珺说:“我们可以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转诊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行医治。通过探索,我们形成了零距离的健康服务和有温度的健康管理。”

常州是进入老龄化较早的地区。2019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93.7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4%。我市已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市级老年病医院,市七院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特色服务,进一步缓解老年病诊疗和照护服务的矛盾。

市政协委员、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顾卫东说:“我觉得还是一个全链条的全过程学科建设,那就是从老年人的急诊,然后慢性病的平诊入院,一直到治疗康复到随访整个过程,包括老年人的危重病,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从“治病”到“康体”,从婴幼儿到老年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构建大健康格局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天宁区市民高敏正陪着儿子,在家门口的育儿中心上早教课,孩子接触新知识的同时,高敏也常在父母课堂充充电。

家长高敏说:“包括培养他的独立性、自主性、规则性。给我们上过几节课,关于跟小孩子沟通、教育这一块,我感觉学了效果非常好。”

紧扣“国家科学育儿项目区”的要求,天宁区卫计局加大力度完善科学育儿工作机制,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打造区级科学育儿服务中心,不定期 为全区0到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公益性科学育儿指导课程以及亲子早教体验等公益性服务。

天宁区科学育儿中心工作人员蒋坦说:“每周二和周四,我们会到社区里,带我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起参加我们的亲子活动,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独立性,从而提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情提升。”

与此同时,在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检查车间各项防护设施。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与辐射防制所所长朱建全说:“尤其你这个岗位,并不是光膀子就凉快了,我们还要防止热辐射,吃饭过程中平时多补充点维生素。”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张鹏说:“一些以前在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确实通过今天专家讲解,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2019年,市卫生监督部门多次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项整治,对全市325家重点企业逐一督查,最大限度扩大系列宣教活动的受众人群,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

常州市卫生监督所监督四科科长蔡军说:“首先工人要建立起来自我保护意识,企业一定要建立依法防病的理念,上岗前要体检,防止有职业禁忌的病人进入到有危害(风险)的岗位。”

据相关资料显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医疗占比小于10%,生活方式占60%,遗传和环境因素各占15%左右。如何将“全生命周期健康”写进了老百姓的生命档案,常州工学院“五大明星城”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专家方案。

常州工学院“五大明星城”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副教授李春平说:“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也可以实行精准化,就比如在刚刚成家家庭在成长期的时候,在这成长期和初期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家庭提供一些育儿的、健康的知识、健康育儿,或者是产后恢复的这样的一些健康知识。那么在家庭的成熟期、发展期,我们应该提供一些比如职业病,你针对你的行业提供一些职业病防治的这样的一些知识。/这样的一个精准化服务也是一个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体现。”

健康常州美好蓝图,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2020年我市将深化“健康常州”建设:

优化资源布局。让患者愿意去基层就医,县域内就诊率达90%左右。

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二院阳湖院区二期、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等医疗和公共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22年,每千人口床位数达6.37张,进入全省前列。

完善服务体系。加快打造一批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同时,完善儿童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体检、慢病管理等健康服务。

关爱“一老一小”。加快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今年,要为全市10万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居家上门服务,为2000户困难老人免费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

市政协委员周民说:“对我们宜居也好,明星城市也好,管理城市也好,如果健康做得不好,一切都是空谈,未来健康预防、保健等等这个产业会有比较大的发展。我们的就医方式,可能也会带来改变,我们就提出了完善家庭医生的建设,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可能要改变,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还有我们的分餐制。健康贯穿始终,我觉得未来无论打造什么样的城市,没有健康,可能这些都要大打折扣,百姓幸福感体验也会大大减少。”


CBS新闻中心:许愿 朱崇武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