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音在线

6月29日 常州新闻 | 新闻观察:红色西夏墅 薪火永相传

新中国的诞生、发展,离不开千万烈士前仆后继的英勇献身,在常州,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牺牲的近5000名英烈。常州,这座英雄的城市,有着红色基因和不屈的灵魂。
在常州西北部有一座小镇,在红色传统中独树一帜:这里,有常武地区最早的3个党支部之一;这里,走出了烈士131位,其中正连级以上干部烈士31位,在全国都属罕见。这座小镇的“红色基因”谱系因何而起、因何而兴?
七一前夕,常州工学院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熊焱生,以及常州工学院教师、新北区西夏墅镇党委副书记(挂职)苏卉君两位嘉宾走进《新闻观察》演播室,带领我们寻根红色谱。

专题纪录片《西夏墅烽火源》中,讲述了中共西夏墅党支部作为常州新北地区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建立的前因后果。1923年底,经商务印书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培养,恽雨棠在党支部书记董亦湘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立下了为革命理想奔赴一生的忠贞信仰,1926年8月,在同福茶馆成立了中共西夏墅党支部,点燃了常州新北地区党组织的星星之火,许许多多的进步青年以此为阵地追求理想、探索光明。

这部寻根溯源的专题片,起源于新北区政府与常州工学院共建的“红色基因谱系”研究项目,在履职西夏墅、翻阅西夏墅镇志的过程中,苏卉君发现了这片“红色热土”上竟然走出了131名烈士,随即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团队展开合作,继续开展广泛的走访、调研、查阅和核对搜集资料工作,最终核实了大量史实,并以更多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呈现。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常州工学院与西夏墅镇政府携手,共同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系列项目。双方用近一年时间,深入发掘西夏墅镇红色资源,最终形成了一份西夏墅红色基因谱系研究报告、一本革命故事书籍《龙华烈士恽雨棠》、一首红色歌曲《每次想起你——致家乡的烈士们》、一部纪录片《西夏墅烽火源》等“七个一”成果。 

发掘红色资源意义重大,传承红色基因义不容辞,弘扬红色文化使命光荣。在富强繁荣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记得,是谁为了光明负重前行,是谁点燃的火炬生生不息。红色西夏墅,薪火永相传!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