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要闻

党史学习教育 | 各二级基层党组织创新形式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热”起来(十七)

编者按:主题教育活动、专题党课、交流研讨……我校各二级基层党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师生接受党史教育和精神洗礼,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图书馆党总支第一、二党支部开展“为建党百年送祝福”活动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宏伟篇章,是一首践行初心使命的瑰丽史诗。为激励党员们继承和弘扬党的红色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图书馆党总支第一、二党支部开展“为建党百年送祝福”活动。

活动中,各位党员通过“党啊,我想对您说”的视频录制,送出“一百年风雨历程,带来一个崭新的时代,亿万人同心齐力,创造一个世界的奇迹。祝福我们伟大的党生日快乐,再创辉煌!”“祝福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等真情祝福,表达了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增强了爱党爱国之情。

此次活动在全馆营造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促使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肩负时代重任,直视困难挑战,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为加快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砥砺奋进。

又讯 6月25日,图书馆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总支书记储云峰主持,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研讨。

储云峰领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高青倩领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及其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精神;张侃领学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精神。

刘晓丹和韩宇堃作主旨发言。刘晓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令人振奋。作为高校教师,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创新,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要深刻学习领悟、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穿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亲切关怀,作为高校教师,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明晰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韩宇堃认为,从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可以感受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以史明志,以史育人,以史赋能,以史鉴今,学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节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到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的重要讲话内容,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可以从百年党史中吸取信仰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和务实的力量。

储云峰总结强调,党员同志不仅要学党史、知时事,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为什么学,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髓,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学思悟践、融会贯通,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师范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6月份集中学习研讨

6月30日,师范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中学习研讨。围绕十八大以来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精神等进行专题研讨。院党委书记肖华主持,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研讨。

肖华带领大家重温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与宝贵经验、历史性变革与深远影响。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广大党员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肖华从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领学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他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内涵发展,结合师范专业认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前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杨晓岚和小学教育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张志欣分别作主旨发言。

杨晓岚围绕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精神作主旨发言。她认为要认真领会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主要应在三大方面下足功夫:一在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二在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下功夫;三在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上下功夫。针对《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这篇重要文章,杨晓岚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学习贯彻好,用实际行动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把“确保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时代要求落实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

张志欣围绕习近平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精神作主旨发言。她认为,作为培养教师的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始终抓紧抓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使高校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更好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肖华总结时强调,学好党史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好党史要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学好党史要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相结合,既注重过程又要学有成效。

又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展现我校大学生与党同行、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远大理想抱负,激励全校学生勇担时代责任、砥砺奋斗,5月-6月,师范学院举办2021年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百年华诞•琴韵流芳”器乐比赛。

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该院团委对报名学生个人作品进行严格审核把关,最终共有35名学生获得器乐比赛初赛资格。该院还成立了作品评审领导小组,邀请音乐系器乐专业老师和校外评审专家评选出21个作品进入决赛。6月25日举行决赛。

获奖作品涉及的器乐种类丰富多样,包含古筝、钢琴、竹笛、京胡、萨克斯、口琴等。作品主题各异,歌曲《我爱你中国》,创作于1979年,歌词质朴无华,却有动人心魄的激情,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歌唱祖国》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的爱国歌曲,歌曲凝结了爱国之声、人民之心、民族之魂,成为亿万中国人民久唱不衰、响遍神州的“金曲”和跨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作。

本次比赛参赛学生作品质量较高,充分展现出我校大学生爱党爱国、青春励志、奉献友爱的良好精神面貌,参赛学生也以较高的演奏水平和强烈的爱党爱国之情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比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励了我校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弘扬革命文化,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强国志向,坚定前进信心,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收看百集党史微纪录片《记忆100》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省档案馆、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策划、精心打造了百集党史微纪录片《记忆100》。6月30日下午,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

纪录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江苏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从百年风雨、百年奋斗中寻找精彩瞬间,从文物档案、红色遗迹中寻找难忘点滴,聚焦江苏党史的100个闪光点,生动诠释江苏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矢志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念和家国情怀,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

观影后,大家一致表示要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7月1日,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院党委书记李俊生、副书记高静、支部书记李欢、兼职组织员曹艳楠及42名预备党员参加仪式。

全体党员肃立,奏《国际歌》。42名预备党员举起右手,紧握拳头,面对鲜红的党旗,在高静的领誓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的誓词,坚定的承诺,表达了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预备党员代表王子文讲述了自己申请入党以来的成长经历,代表新党员承诺不忘入党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李俊生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光辉历程,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真理。他向全体新党员表示祝贺,希望大家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他对全体新党员提出五点要求: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基本知识;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按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努力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举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会议

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举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会议。该院党委书记蒋渭忠、辅导员狄清琳与17名预备党员、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

老党员为新党员佩戴党徽。全体党员面向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新党员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展示出对党的热爱和忠诚。

新党员代表邱雅蓉表示将不忘初心,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将立足本职,发挥先锋作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老党员代表陈鹏希望预备党员们在新征程上,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自己曾举起的右手和握紧的拳头,铭记对党作出的铿锵誓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蒋渭忠对新加入的17名预备党员表示欢迎和祝贺,对他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入党的初心和使命;二是加强理论和党史学习,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是在预备期内时刻对标找差,敢于直视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和收获。

  

化工与材料学院组织开展“观太雷故居,品百年征程”主题教育活动

7月1日,化工与材料学院组织20级应化班学生前往张太雷纪念馆参观。校团委书记许文婷、教务处副处长崔涛和化工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吴泽颖随行。

全体同学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张太雷纪念馆与张太雷故居,通过照片、录像及相关文字资料了解了张太雷的早年经历、他在共产党早期建设中的重要贡献。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开展了有关“三杰”精神的集体演讲。

大家表示,更深入地了解了张太雷的一生,学习了革命先烈的理想初心,更加发自内心地拥护爱戴我们的党和国家,立志做一名有时代使命感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特聘班导师聘任仪式

7月2日,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级物联网二班全体学生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举行特聘班导师聘任仪式。

会上,该院党委副书记眭莉向同学们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若颖博士,并向她颁发特聘班导师证书。王若颖通过自身求学和工作经历表达了对于教师工作的热爱和开展特聘班导师工作的想法。

接着,王若颖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题,围绕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的讲话,为同学们上了一堂丰富精彩的党课,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辉煌历程,深刻总结了党带领人民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阐明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我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发出的动员令,宣示了前进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党的又一篇光辉文献,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展示。

王若颖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寄语同学们: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学好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四史”教育电影课主题党日活动

7月2日,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四史”教育电影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党员观看建党100周年的献礼电影《1921》,旨在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该片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部电影无法穷尽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的坚苦卓绝、奋勇担当,却能让我们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与坚韧、忘我与奉献。从百年前的筚路蓝缕启山林、无畏牺牲,到疫情当前时的义无反顾、逆行出征,这一份百年来的精神传承,令观影的师生深受触动:感受到幸福的今天,就是百年前革命先驱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明天。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做好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传承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各二级基层党组织/供图 党委宣传部 周绍萍/整理 王萍霞/审核)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