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引导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立德树人使命担当,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全校各二级单位以“师德建设月”为契机,认真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做好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的学习宣传工作,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渠道,采取领导班子成员领学领讲、专家学者辅导解读等方式,掀起学习热潮,推动实际工作。
9月25日,师范学院“名师名校长名校友”系列讲座第十讲开讲,常州市政府原副市长、常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居丽琴应邀作题为《浅谈好老师的成长与思考》专题讲座。该院党委书记肖华主持讲座。该院全体教职工、学生代表和相关校友代表聆听讲座。
居丽琴以“什么是好老师”“为什么要培养好老师”“如何成为好老师”为逻辑线索。她首先提出“怎样算是好老师”?然后以时间为线索,讲述自己五十年前、三十年前以及二十年前作为常州师范学校的学生、常州二中校长、市教育局局长三个不同的角色对于“好老师”的不同理解。从当年在笔记本上默默写下的“我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到“让更多青年老师成为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再到“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最大的政绩”,简单的三句话概括出她从师范生成长为一名好老师到好校长,再到好局长的成长轨迹。
随后,居丽琴以“新时代,更多的孩子需要好老师”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好老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她以自身经历为例,提出好老师要具备学习力、研究力、定力和成长力“四个力”。她强调,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范围也不能局限于专业领域,要树立“成长为一部百科全书”的目标;老师要具备研究的能力,在实践中形成方法论,训练自己的思考力、判断力与执行力;老师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埋没”,不断磨砺自己,厚积薄发;除了要有道的坚守与术的精进,老师更要有情的传达,最终成长为“视人民为父母、把学生当子女”的好老师。最后,她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提出期望,希望大家向名师和大师学习,做“四力”的坚守者、创造者和领衔人,早日成为“四有”好老师。
肖华在主持时指出,“三名”大讲堂是师范学院赓续百年传统、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品牌活动。讲座既生动幽默又深含哲理,既循循善诱又饱含真情,大家将终身受益。他要求全院师生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的精神实质,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两代师表一起塑造”,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切实将理论融入课堂、融入思政、融入党团活动,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正转化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活动最后,居丽琴向师范学院赠送“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书法作品。
讲座后,在校长张兵等陪同下,居丽琴参观了校园,就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给予肯定和优化指导。
(党委宣传部 朱承宁/摄 师范学院 赵文/文 肖华/审核)
(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