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结束后,各二级学院、各部门认真组织,围绕大会精神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全员参与的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讨论,深入思考“教育强国、常工何为”这一时代命题,持续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
——机械工程学院
10月9日,机械工程学院开展教研活动,就学科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院党委书记尹飞鸿分析了学院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结合学院实际,围绕教学任务,积极推进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要认真准备工程认证工作,要利用产业学院的资源优势,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
副院长(主持工作)吴小锋回顾了近五年学院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目前专业建设不全面、平台资源短缺等问题,提出要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和教学团队奖项,强调工程认证申报工作的重要性。
副院长何亚峰交流了学院目前教学工作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各系(部、实验室)主任指出了实验教学、数字化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并给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本科教学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要素。本次会议初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下一阶段学院教学体系建设方向,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机械工程学院 宁超/文 庄媛媛/摄 吴小锋/审核)
——汽车工程学院
10月8日,汽车工程学院部署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入学习和研讨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贡献力量。学院党政领导和系主任参加会议。
10月9日,各专业系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传达大会精神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就提升教学质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建设、建设数字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综合办、学工条线及实验室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系部讨论,院领导逐一参加所有系部的讨论,确保各方面意见得到充分交流。
10月16日,学院层面组织了进一步讨论。院领导、专业系主任、实验室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等参与讨论。会议结合各系部的讨论报告,研究分析了学院教学工作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学院的实际情况,围绕会议精神,研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明确了下一阶段教学体系建设的方向、本科人才自主培养工作的目标和思路:以本科审核评估和工程专业认证为抓手,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做好教学质量监控,确保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将积极拓展企业资源,力争构建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将以产教融合、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创新大赛,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在人才自主培养方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以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教学工作是学院发展的基石。本次讨论充分展示了教师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关注,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智慧和力量,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汽车工程学院 曹霞/文 刘俐丽/供图 蔡建文/审核)
——光电工程学院
10月8日,光电工程学院对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进行了部署。院党政领导和系主任参加会议。
10月9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召开会议,系主任吴凌昊向本专业教师详细介绍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议程和主要内容,针对《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和目前在人才培养、就业推进、教师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研讨。
光电系开展的主题为“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讨论”的专题教研活动上,全体与会人员围绕报告内容,就学科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分析了光电专业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老师们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逐一发表看法,主要围绕学校确立的预期关键指标,确立了未来5年的教学工作目标。在专业平台和基地建设方面,老师们一致认为要以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为契机,做好顶层设计和配合,为申报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材料做好有力支撑。在培养学生参加竞赛方面,可以从“导师制、小班化激发双创潜能”着手,从低年级开始培育,定期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培养学生读文献学知识的创新能力。
(光电工程学院 车姣/文 徐伟龙/审核)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9月27日,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成功召开。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以系部、实验室、办公室为单位,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10月16日,该院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集中学习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讨论和部署。副院长(主持工作)胡智喜领学会议报告《加快构建人才自主培养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力量》,解读《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2024—2028)(讨论稿)》,并结合学院实际,提出未来学院发展的思路和工作计划。
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梳理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引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期的工作计划。院党委书记李晓芳总结强调,要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为学院未来发展谋篇布局。要深入学习贯彻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奚吉/文 陈瑜/摄 胡智喜/审核)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0月16日,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举行教育思想大讨论。学院党政领导、各系(部、室)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院党委书记朱建群传达了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并进行动员,指出立德树人乃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她表示,要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与功能任务,达成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融合。要持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局面。
院长李书进表示,在学校全面达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学院务必精准把握教育发展的新态势、新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在当下教育和行业背景之下,大家需清晰审视学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熟知当前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院教师要踊跃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各系部要围绕学院中心任务,即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点申报、智慧建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智能建造新专业筹备等重点工作展开深入学习交流。
副院长傅睿归纳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工作报告的学习要点,并结合学院实际,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议题组织研讨。与会人员针对上述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入领会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经过充分研讨,达成广泛共识: 接下来,学院将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构建与土建产业发展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将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特色视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通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指导策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教学水平。
李书进总结时强调,全院教师应以此为契机,依据学校会议精神,持续组织系(部、室)的专题教研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踏实真抓实干。要齐心协力,全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达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这一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奉献土建力量。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傅睿/文 李书进/审核)
——化工与材料学院
10月9日,化工与材料学院以系部为单位,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活动,旨在稳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激发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各系部围绕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报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2024—2028)》《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等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讨论中,教职工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单一、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培养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大家积极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包括引入先进教学手段、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考核制度、加大教学设备和实验室设备投入及推进实验室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等。大家一致认为,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为学院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讨论不仅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还进一步凝聚了智慧和力量,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化工与材料学院 王玮/文 魏雪姣/审核)
——经济与管理学院
10月16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教师代表等参会。
与会人员围绕《加快构建人才自主培养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力量——在常州工学院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讨论稿)》《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等进行深入研讨。
副院长陈建忠对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并从课程与教材、项目与论文、教学比赛和学科竞赛、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产教融合与产业教授、专业平台、专业认证与评估、中外高校学分互认、教学成果奖、硕士点申报教学成果支撑等维度提出教学条线工作的努力方向。
各专业系主任结合前期小组讨论达成的共识进行会议交流。
副院长(主持工作)李芸达解答了各系主任在交流中提出的问题,紧扣《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讨论稿)》中提出的13个预期关键指标,逐一提出学院要奋力完成的关键指标。
院党委书记谢金楼强调,要认清形势,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重点任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顶层设计与组织领导。同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重点学科与硕士点申报、一流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成果奖培育与布局、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建忠/文 谢金楼/审核)
——师范学院
10月9日,师范学院组织教职工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就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工作进行全面研讨。
各系教师围绕大会精神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2024—2028)》和《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等文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讨论,针对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各系均认为,要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和教学团队奖项,小教系和音乐系要认真准备师范专业认证工作。
本次讨论凝聚了智慧和思想,对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范学院 赵晨/文 崔涛/审核)
——艺术与设计学院
10月16日,艺术与设计学院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落实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要求的背景下,组织开展教学大讨论。本次大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加快构建人才自主培养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力量。
在主会场,学院领导对《加快构建人才自主培养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力量——在常州工学院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讨论稿)》《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等文件进行深入解读,明确了学院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各专业系在分会场就提升教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思政教育融入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产品设计系强调了立德树人与产业对接的重要性,数字媒体系关注教学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环境设计系着重专业发展与国际视野拓展,视觉传达系聚焦教学质量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美术系则重视教学理念更新与实践教学强化。
通过此次大讨论,教师们达成共识:将积极落实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群策群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艺术与设计学院 陈晨/文 李知谚/摄 徐茵/审核)
——马克思主义学院
10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在主会场,就《加快构建人才自主培养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力量——在常州工学院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讨论稿)》《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作了深入解读。
在分会场,各教研室围绕会议精神展开热烈讨论,重点就学校有关文件讨论稿中涉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建设、教研水平提升、综合考核方式优化等内容,结合岗位实际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进行交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强调,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以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深入学习领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总体方案、实施意见等内容,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群策群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马院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燕文/文 孙露娟/摄 熊焱生/审核)
——体育教学部
10月16日,体育教学部开展教学大讨论活动。部门党政领导、教研室主任、内设机构负责人参会。
与会人员就学校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报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2024—2028)》《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等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
体育教学部党总支书记兼主任王红福分析了体育教学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优化体育运动场馆资源使用;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好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扎实推进健康校园建设,努力构建“面向人人,以体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体育力量。其他人员围绕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青年教师“一专多才”能力、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供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持续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完善社团管理机制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开展深入研讨。
通过此次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体育教学部 黄正/文/摄 朱亚男/审核)
——赫特福德学院
10月14日,赫特福德学院集中开展学习研讨会,深入解读《加快构建人才自主培养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力量——在常州工学院第十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讨论稿)》《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的有关内容。结合学院初创背景,围绕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工作,各专业系教师展开研讨。
会议指出,赫特福德学院要做学校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行者,要发挥国际化办学的优势,充分运用国际化教育资源,积极推动数字化教学进程,以CDIO课程教学为抓手,促进学生在学中做真项目,在做中学真能力。
会后,各系部结合专业实际,分组讨论了实践教学运行、学风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营造等问题,并给出建设性意见和具体举措。
本次研讨活动帮助全体教师加强共识,坚定信心,为学院推进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赫特福德学院 陆榕/文/摄 姚文卿/审核)
(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