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融媒之窗

新潮副刊丨李昱春:为江山造像 为时代讴歌

李昱春,九三学社社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常州大学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同心助残十年十佳爱心艺术家。李昱春教授深耕美术教育和创作四十余载,教育和创作成果丰硕。他是典型的北方人,长期在南方生活工作,他的作品透出厚重深沉与通灵秀气,能让人读懂他的品格和气概。

艺术教育秉持以美育人

李昱春认为,艺术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就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注重各艺术门类的渗透融合,增设艺术修养、艺术史论、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课程。当前,各类艺术院校纷纷设置“采风”类课程,赋能乡村振兴,再造美的现场。组织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山大水、名胜古迹,走近经典和艺术大师,走向创造性和诗意心灵生发的现场,可以打开视野、拓宽审美空间,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知文化与艺术魅力。广大师生不但能成为美的鉴赏者、文化的消费者,更能成为美的生成者、文化的创造者。

李昱春作品 《春风吹绿中吴地》

师古不泥形成个人风格

李昱春从中国艺术史中汲取能量,从南与北的差异中吸收大自然的灵气,在徜徉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其展陈中捕捉艺术的真谛。就拿他的白桦林系列作品来说,艺术特征非常鲜明。

李昱春笔下的白桦林承载着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那些挺拔的白桦树、林间的光影仿佛是连接他与家乡的情感纽带。白桦林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和生活点滴,画中的白桦林蕴含着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感慨,每一笔都饱含着情感与故事。

在表达白桦林时,用粗壮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表现白桦树的挺拔和坚韧,以及白桦林的广袤与雄浑,从而展现北方绘画的大气、豪放与粗犷;在细节处理上,如白桦树的纹理、树叶的姿态等方面,刻画得精致入微,自然地融入江南绘画的细腻、古朴与灵秀。还创新表现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李昱春作品 《三羊开泰》

他通过描绘白桦林,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通过对色彩、光影和构图的巧妙运用,营造出宁静、神秘独特的氛围。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客观景物的描绘,更是情感的传达。我们在欣赏李昱春的白桦林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波动,可能是喜悦、忧伤、思念等,这种情感的传达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感染力,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

卢禹舜、杨晓阳、陈平等艺术名家对李昱春的艺术风格都大加赞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陈平教授专门为李昱春教授题写《为江山造像》艺术评论。陈平在评论中指出:“画家有成,要看是否有国怀、家怀。是为江山作赋、为家乡作诗,托笔墨写胸臆、寄豪情畅神奇。见昱春之画,真乃国怀、家怀具矣。”

李昱春作品 《九龙呈祥图》

以艺助残热忱与爱同行

李昱春自从知道九三学社常州市武进区基层委员会有个同心助残驿站为残疾人提供春夏秋冬慰问、上门康复服务、精神障碍关爱、无障碍改造及康复辅具适配等助残公益,就思考如何为同心助残公益贡献智慧和力量。

他积极参与同心助残驿站有关入户走访、战略研讨、年度理事(扩大)会、同心助残慈善义卖作品展览义务讲解等活动,并每年为“同心助残 与爱同行”慈善义卖创作新作品。每年他捐赠的作品,获得爱心人士好评极多、认购率极高。

根据同心助残爱心捐赠艺术家各项数据统计,2024年5月15日,在武进区第九届“同心助残 与爱同行”慈善义卖闭幕式上,李昱春教授被表扬为十年十佳爱心艺术家。李昱春说,作为九三学社社员画家,为同心助残慈善义卖创作捐赠满意的代表性作品很有意义。

李昱春教授表示,为江山造像、为时代讴歌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我们要勇担新使命,为中国艺术的新繁荣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常州学习平台2025年2月18日)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