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7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赵菲菲博士赴吉林长春,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吉林大学)专题研修班学习。
研修班以“长吉图·赋新能”为主题,采用专题式、任务式和蹲点式相结合的实践研修模式,综合运用专家辅导、集体研讨、个案访谈和小组探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参训教师受益匪浅。
专题导引打开理论视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瑛教授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东北叙事》为题作导课报告,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衣保中教授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解读,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长吉图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同步发展以及边疆民族地区在开放格局下呈现的崭新面貌。
实地体验感悟实践教学。研修班在长春和珲春两地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旨在让大家亲身体验长吉图地区的科技引领作用以及东北亚合作开发的桥头堡地位。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谢元立结合自身从“小焊匠”到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政实践课。8月16日清晨,在珲春防川村“大思政课”实践基地,讲解员带领大家开展了《我向世界升国旗》体验教学,共同学习《勿忘国耻铸中华》专题课程。这些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形式新颖且富有温度的研学内容,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分组研讨促进成果转化。研修期间,每晚19:00至21:00,大家分为四组进行深入研讨。各小组结合在长春和珲春两地现场教学点的所见所闻,聚焦案例开发方案的设计。经过多轮研讨、交流碰撞和试讲打磨,最终每组均形成了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清晰的试讲思路。8月17日上午,各小组将研修所学与自身教学特点相结合,进行了生动丰富的研修成果汇报。
基地研修以直观的体验和生动的案例为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代入感和体验感。赵菲菲博士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学习,加强实践育人,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素养和“八个相统一”要求,将研修所学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培养更多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菲菲/文/供图 熊焱生/审核)
(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