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漫染层林醉,丹桂欣迎俊采新。9月5日,常工校园盛装以待,喜迎朝气盈身的5200多名本科新生、110多名首届研究生学子入学。踏入常工的大门,青春之帆再启航。他们的脸上,绽放着最灿烂的笑颜;他们的眼里,写满了对未来的期冀。
“热烈欢迎常州工学院2025级新同学”的红色拱门在校园南门、北门再度立起,南门、北门和东一门放置的桁架上“欢迎新同学”的字样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亮,各二级学院、研究生迎新点的摊位在明湖畔、学生宿舍莘园区、静湖边整齐排开,校领导亲临一线送上暖心关怀,工作人员细致解答新生及亲友的提问,志愿者周到服务、耐心指引……校园处处透着鲜活的热闹。
5日上午,校领导汤正华、张兵、苍玉权、刘春节、干方群、韩建刚等深入三个新生报到区域、绿色通道和学生宿舍等地,检查指导迎新工作,与新生及亲友亲切交流,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今年是我校首次招录研究生,从报考咨询到报到服务,学校围绕“首招” 特点优化流程、细化保障,全力确保首批研究生118人顺利入学。在研究生报到处,校领导一行详细了解电子信息、能源动力、机械三个专业新生的报到进展等情况,祝贺同学们开启科研新征程,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开拓者与见证者,并与新生代表亲切合影。从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的沙浩,顺利考取机械专业的研究生。“能和学校一起探索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这种‘共同成长’的感觉太特别了!我得好好学,争取学有所成。”沙浩言语间满是幸运。
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站涵盖学费缓交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资助政策咨询、勤工助学岗位推介等,全力解决新生报到期间的各类问题,保障入学流程顺畅高效。在这里,校领导为20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装满学习书籍、用品和生活用品的“爱心大礼包”,鼓励他们心中有梦、脚下有路。今年,我校共向194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爱心大礼包”,同时向获得助学贷款的660位新生赠送爱心午餐券。受助学生代表感激地表示:“感谢学校的关心关怀,要好好规划四年的学习生活,努力奋斗!”
被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的小孙同学,患有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在她居住的爱心宿舍,校长张兵等校领导、理学院党政领导等纷纷为她送上祝福和期待。“多思考多规划,多感悟多挑战,多交流多注意安全,永远保持乐观、持有梦想,成就不一样的自己。”张兵如是鼓励她。据悉,为保障她顺利入学、安心就学,开学前,理学院详细了解其身体情况,为她定制报到行程。报道日,为她提供“一站式”报到服务。入学后,将为她配备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和紧急联系人、班级帮扶小组。交流中,小孙同学始终保持微笑和自信。她请老师们和父母放心,表示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自立自强,学好专业本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迎新实时报到大数据系统,院系报到、专业报到、报到时间、报到率、性别报到等情况实时掌握,一目了然。无人机、飞行模拟器展演,以全体新生名字绘成的“开机仪式”“I love 化材”,“常工FA”战队、机器人社团设计组装的机器狗、步兵机器人展示,非遗漆扇现场制作,“满Zn V Sn遇见U 为Zn Cu Xe Ga U”(满心欢喜遇见你,为新同学加油),现场直播,文创袋,家长给孩子送寄语,相关专业学生以迎新为内容进行课程实训,校园盲盒探索、时光胶囊,融合校园四季风物元素的镜子、卡包等文创,“全民反诈 你我同行”卡套……各二级学院迎新活动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彰显学院(学科)特色,为新生们的常工记忆写下热烈欢快的序章。
迎新工作是衔接新生与校园的关键纽带,承载着价值传递、情感联结、成长引导等多重意义。为确保迎新工作一盘棋开展,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多措并举,全面营造暖心便捷的迎新环境。在常州站、常州北站设置接站点,各安排45位学生志愿者、6辆接驳车做好路线引导、行李托运服务等工作。校园内,党员先锋岗、志愿者团队为新生及家长提供路线指引、答疑解惑、行李搬运等服务。安全护卫与后勤保障无微不至,提供关怀与补给。“切身感受到了学校对新生的满满诚意,帮助我们更快融入大学生活、增进了对常工的归属感。”新生们竖起大拇指。
梦想织翼,新程初绽。属于2025级新生的常工篇章已经拉开帷幕。愿他们以“教会学成 守正有为”校训精神为纸,以奋斗为笔,书写精彩、共赴未来。
(党委宣传部 周绍萍/文 朱承宁/摄 糜泽敏 王萍霞/审核)
(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