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融媒之窗

共话“两个创新”深度融合,助力长三角协同发展!第三届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在常州举行

交汇点讯 11月12日,第三届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在常州召开。本次大会紧扣“促进‘两个创新’深度融合、助力长三角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各级科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以及各类智库研究机构的30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智库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推动经济科技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展开了深入讨论与广泛分享。

本次大会由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浙江省之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智库研究基地联办,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兵致欢迎辞,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过利平在讲话中指出,举办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对于团结凝聚区域科技创新力量,交流研讨科技智库工作的最新成果和鲜活经验,进一步加强科技战略、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开放协作,更好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望与会专家能从着眼于“新”、立足于“用”、聚焦于“融”、着力于“联”等四个维度切入,紧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紧扣江苏、常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会诊把脉,出谋划策,多提宝贵意见,为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提供智库力量。

蒋鹏举在讲话中表示,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的现代化城市,更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产业名城。近年来,常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重要机遇,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未来,常州将持续深化与长三角科技智库的合作交流,构建更加广阔的空间平台,也希望科技智库的各位专家持续关注常州发展,为常州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

张兵在致辞中提到,作为一所立足常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的应用型地方大学,常州工学院秉持“伴城而立,融城而兴”的办学理念,坚守“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常州工学院在坚持服务地方、深化产教融合、聚力成果转化、推进国际化办学等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之中。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都有为以《创新创业,富民强国》为题,系统阐释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核心作用。都有为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从司南、火药到现代科技,创新推动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文明。通过分析荷兰、美国等强国崛起历程,都有为认为政治经济制度创新、教育科技投入、产业革命机遇是崛起的关键,呼吁中国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机遇。此外,他还以华为、IBM为例,阐明自主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核心技术缺失将导致企业溃败,提出“创新=体制+文化+资金+人才”的公式,呼吁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政府扶持初创企业,以团结、奋进,共创美好的未来,为科技与产业界指明方向。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在《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旨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共同推进,培养和集聚全球优秀人才是关键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长远目标,培育世界级科技领军企业是当务之急。他引用数据指出,华为等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表现突出,但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呼吁加强创新生态建设,提升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竞争力。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江大学科技与产业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隗斌贤,以《“杭州六小龙”的成功密码与启示》为题,深入剖析了杭州六家科技创新企业崛起的核心逻辑。隗斌贤指出,杭州构建了“液态化”的创新网络和“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资本密度、技术浓度及知识流速的协同效应,实现了创新的蓬勃涌现。政府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环境建筑师”,借助“三不原则”有效释放市场活力。隗斌贤强调,杭州模式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市场活力+人文底蕴+数字基因”,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启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黄懿赟以《磁约束聚变装置电源技术对产业创新的推动发展》为题,为与会者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电源技术领域的突破。黄懿赟指出,磁约束聚变装置的电源系统是其“能量心脏”,为装置提供全部电能,整体架构复杂,涵盖多个子系统,精确调控等离子体状态,是实现受控核聚变的关键保障。目前,聚变电源技术已衍生出多领域应用,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推动了聚变能源发展,也为电力电子、高端制造等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汤正华在《“科产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价值创造分析》报告中指出,当前技术革命、产业变革与教育创新正形成历史性交汇。应用型高校需从传统“线性合作”升级为“科产深度融合”范式。汤正华提出“五个‘应’与五个‘性’”发展逻辑,即响应国家战略(时代性)、策应地方需求(地方性)、遵循教育规律(规律性)、立足自身实际(自主性)和回应社会期盼(价值性),推动高校成为产业升级的“人才库”和“技术源”,最终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本次大会还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等议题开展了专题研讨和圆桌交流,专家学者们相互分享了科技智库在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推动经济科技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文章来源:交汇点新闻2025年11月12日)


(频道)